第202章

  平安让人将杨秀请了过来。
  虽然他也可以强制性的让这些女孩按照他的意思去做事,但平安总觉得,不管是什么事情,能够看清方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效果会更好。所以与其强迫她们,不如让她们主动选择。
  不过人心难测,万一对方的选择跟自己所想的不一样呢?所以在选择之前,还得做些安排。
  杨秀就是平安所要安排的对象。
  因为之前发生的事情,她现在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接受平安的安排。否则的话,一旦这个时候被遣送回家,那就跟之前没有选上被刷下去不一样了。——除非是德行有失或者犯下大错,否则她们不可能这么不明不白的出宫。
  到时候别说是为自己谋划好亲事,恐怕就连家里也要被她连累。
  而且平安很清楚,杨秀是个很有野心的人。这野心可以表现在对赵璨的图谋上,当然也能表现在别处。——聪明人有时候不需要多话,她会知道什么样的选择对自己最好。
  平安先是问了问这十七个女孩各自的表现,杨秀对她们的印象,然后才抛出他的计划书,“我要你设法说服大多数人主动选择这个。”
  杨秀接过来看完之后,不由愣住。被平安叫来,她就知道该是自己要付出代价的时候了。却没想到,所谓的代价竟然会这么小,甚至根本称不上“代价”这两个字。
  所以她毫不犹豫的点头,“我会尽力。”
  “不是尽力,是一定要做到。”平安说,“如果你能做到,女学我就交给你来管,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杨秀眼中的热切一闪而过,神色瞬间坚定了许多。
  虽然她还不知道平安对女学的种种安排,更不知道平安已经打定主意要将她们做成一块金字招牌,但是这不妨碍杨秀能够看出平安对这件事的重视。否则的话,他也没有必要费那么多功夫培养她们,又做出这样的安排了。
  就算不提其他,一所由皇室开办的女学,专门教导贵女们,对于她们这些出身不高的女孩们来说,就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人脉了。借由这些学生,她们能够得到许多。
  至于平安的要求,对杨秀来说还真不难。因为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段时间里,她也颇在这些女孩之中结识了几个好友。既然抱着功利的想法,她结识的自然都是其中最出色的人。随着时间推移,她们已经成了其他人的领头者。
  只要说服了几位好友,其他人自然只会跟着她们的脚步。
  而这一点并不困难。毕竟到了现在,她们多少也能猜出皇帝对她们根本不感兴趣,继续留在宫里没什么好处,还不如为自己谋个更好的出路。
  所以平安的安排虽然出乎预料,但是却没有遭遇到任何反抗和抵制,顺利的将女学师资力量定了下来。
  女学的校长,平安原本打算让温成碧来做的。她的身份特殊,出身江南世家,能够压得住场子。不过后来想想,温成碧已经嫁为人妇,恐怕没有精力全部放在女学上面。
  不过这个问题对这时的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就算是朝堂上,也有很多官员们只有虚衔,不管实事。
  比如以前平安曾经担任过皇城司提举,是皇城司实打实的一把手,所有的事情都能管。但实际上,他头顶上还有个皇城司提督,由当时的御前大总管王立心遥领,不过问具体事务,只需要平安定时向他汇报消息就可以了。
  所以最后温成碧领了个荣誉校长的名,具体的教学事务,却还是交给杨秀来做。这样一来,既可以借住她的名声和身份,又不至于被杂事束缚住。
  不过温成碧还是担任了一门课的老师。
  她教的是基础常识课,一来是因为其他人都无法胜任这一门课,二来温成碧本人对这些东西极感兴趣,了解得也更透彻,教起课来不会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实际,效果更大一些。
  此外,平安更希望学生们能够从她身上学到那种气度和眼界,至少可以以她为榜样奋斗。
  接下来是招生。
  这个最简单,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的女儿必须入学就可以了。虽然大楚的官员很多,但五品是个非常巨大的分水岭,超过这个品级的官员数量便大大减少。而且第一期只招收京官的女儿,再加上年龄限制,数量就更少了。
  最后确定能够入学的人数堪堪过百,十七个老师显得绰绰有余。
  好在这时候朝臣们早就已经死了逼赵璨纳妃的心思,所以就算知道赵璨将这些秀女变成了女学的老师,专门开了个学校,他们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最多只是感叹一下赵璨早就有了准备,没给他们利用这些女孩子做文章的机会。
  对于要送自家女儿入学这件事,许多人都不以为然。但是既然皇帝下了旨意,那也没有必要反抗。反正这件事于大势并没有什么影响,他们并不会太在意。
  于是就在双方的默许之中,经过一个月的准备之后,女学便开课了。
  因为是女学,赵璨和平安也不方便去,所以开学当天,在赵璨的要求下,请了好几位德高望重的宗室命妇前往撑场子,就连郑贵太妃,也带着先帝的嫔妃们去凑了一把热闹。
  说起来很有趣,明明当初在宫里的时候,郑贵妃将这些嫔妃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彼此之间相互敌视、防备、陷害,想尽一切办法争夺先帝的宠爱。尤其是有孩子的这几位,不光是为自己筹谋,还有孩子需要考虑,最恨的时候见了面简直如同乌眼鸡一般,恨不能冲上去撕了对方。
  而现在,先帝去死,她们出了宫跟着孩子们住在一起,过上了老封君的生活,彼此之间的关系反倒缓和了。
  大概因为太寂寞,而这世上能够彼此理解的,也只有她们几个人,所以时不时的聚在一起说说话,回忆回忆往昔,谈论一番自家孩子,渐渐的倒是培养出了几分情意来。
  有了这些人出席,女学的档次更加高大上。平安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让报纸大肆宣传,弄得京城里人尽皆知,甚至刚刚开学的几天,还有不少人在女学门外徘徊,似乎打算要一窥究竟。好在平安早有准备,安排了巡逻队,这些人不敢上前骚扰。
  不过,这样的排场倒是的确让女学的名声更加响亮的许多。
  相信随着消息传往全国各地,接下来想必会掀起一阵热潮。平安正在琢磨着是否要鼓励民间开办女学了。
  他这边精力有限,而且要走精品路线,不可能扩招。但是只让官家女上学毕竟没办法达到自己的要求。
  相信如果有其他人开办学校,那些豪商富贾或者乡绅地主们也会愿意将女儿送去上学的。
  当然,在那之前,朝廷要先颁布法令来对这种事情进行限制。他可不希望过几年全国各地都是骗人的“培训班”,什么手续都没有拉起几个人就可以圈钱。
  女学的事情告一段落,平安便又将注意力转到了基础教育那边去。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至少在三十二州之中已经普及了基础教育,而其中带来的好处,也是数之不尽的。
  第199章
  基础教育普及的好处自不必说,这几年来,大楚的工业已经开始逐渐兴起。
  其实观察周围的世界,这件事人人都会做。只不过许多事情我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前也有人想要去探究起究竟,但是古代的科技水平有限,在不借助工具帮助的情况下,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出现偏差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然,即便是出现了偏差,聪明的古人们仍旧能够就此给出哲学上的解释,将之纳入一个玄之又玄的体系之中。
  而这个体系本身,又制约着后来人的研究和进展,以至于明明在其他方面十分发达,这些东西却始终少有人去研究。
  但是实际上,只要有机会的话,对于这种新奇的认知世界的方式,许多人都是很感兴趣的。尤其是小孩子们,他们脑子里没有大人那么多条条框框,学习和接受起这些新的东西来,就容易得多。
  这些人之中,绝大部分没有机会继续念书深造,但是已经掌握的这部分知识,却已经能够逐渐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和变化。
  比如许多人就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在意的东西,并且顺利的将之转化成了商机。
  ——在发明创造上,古人是不虚任何人的。
  一旦有了引导之后,他们很快便能自己走上正轨,并且慢慢发现更多的、课本上并没有出现过的新东西。
  而因为有了报纸的交流,所以这些东西一经发现,往往都会引起轰动,将消息传扬开去。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名利和种种好处。有了榜样在前,其他人便会跟风学习,掀起一阵热潮。这在另一个层面上,也促进了这种变化和发展。
  到这个时候,这种风潮已经变成了一种自发性的行为,而不需要朝廷再去进行刻意的引导。而且民间在这方面的进步,也远超各图书馆编纂书籍的进度,反过来要求各种书籍更新换代。
  以至于图书馆在这些新兴学科上,一下子由原本的没有内容可收录编纂,变成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现,编书的进度根本跟不上。并且可以想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下去。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平安正式将杂志推了出来,相较于正经的书籍,杂志具有时效性和集合性,显然更能够适应这样一个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时代。
  至此,新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终于从由少数人引导的从上而下,到现在的许多人自发研究的从下而上。
  这其中身为中流砥柱的,其实还是那些士子们。毕竟普通人,除了想要往工匠方面发展,其他人就算感兴趣,也注定了不会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上面。毕竟对他们来说,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但读书人就不同了。他们本来就以读书为本业,闲暇时也钻研一下别的东西,比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用以陶冶情操,同时跟其他人往来的时候,也可以彰显一下自己的实力和才华。
  就算在平安没有对新学科进行明确的分科之前,也有不少文人对这方面的东西感兴趣,会自己去进行研究。何况现在已经有了具体的方向和指示?所以这些有钱有闲的读书人,自然便成了投入最多的一部分。
  他们或是自己埋头研究,或是呼朋引伴一起交流,或是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实验过程,使得场面一下子繁荣热闹了起来。
  而平安所等待的契机,也终于到来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而言,他们读书是为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读书是他们的职业,所以付出便要求回报。
  他们研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是为了科举入仕,学习琴棋书画六艺同样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名声,此外跟同辈来往、参加文会诗会等等,也是为了结交更多的人脉。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将来的入仕做准备。
  而现在,他们当然也希望研究这些新兴学科,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回报。
  这也是平安乐意看到的情况。这种自发性的要求,比朝廷要求他们去学习掌握这些东西,更加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在下面有了这种要求之后,甚至不需要平安这边提醒,自然就有大臣给赵璨上折子,认为可以将这些新学科纳入科举考试的范畴。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大臣都能够看到这样的好处。实际上,倾向于将之纳入科举体系之中的,多半还是那些辛辛苦苦将学科建立起来的大臣们。
  当初为了从芜杂浩繁的文献之中将学科相关的东西挑出来,傅彦、冯璋和平安花费了不少功夫,从各处请了许多人过来。连翰林院里的几位老大人都被请过去了。
  若不是有他们先行一步,做出表率,并且编纂了最初的课本和学科书籍,也不会有后来如此欣欣向荣的发展。
  这些人能够被选中,自然都是原本就对这些方面有研究或者感兴趣的人,愿意埋头去研究这些枯燥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老学究、书呆子。
  实际上,不管是什么东西,想要让它一直发展下去,就势必要让它成为主流。
  就算是在古代,学术之争也是非常厉害的。而这些大臣们也深知这一点,所以等到这些新学科有了基础的发展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将它们纳入现有的科举体系之中。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人将精力转到这方面去。
  而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一旦这个建议被采纳,那么绝对不会有比他们更适合负责这方面工作的人。这样一来,不但能让自己所喜欢的学科推广开去,而且自己的政治抱负也可以得以实现。
  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事呢?
  当然,有人赞同自然也就有人反对。科举考试进行了那么多年,考的都是四书五经,圣贤之书。反对者认为,如果随便什么科目都可以参加考试的话,那么科举的神圣性就会被打破,对朝廷来说十分不利。
  再说,还有一部分人守旧而固执,始终认为这些经常需要动手实验的学科乃是“奇技淫巧”之物,根本不应该花费太多心思,否则会让人移了性情,自然会大力反对。
  如果这件事是由一个或者几个人提出,而没有任何基础的话,那么遭到这些人的反对,肯定就不可能再进行下去了。
  不过现在,这些大臣们是代表成千上万的士子向朝廷请命,他们甚至拿出了好几份各路所办的报纸上刊登的文章,上面的内容全都是呼吁朝廷考虑增加考试科目。有了群众基础,反对派的声音也就显得有那么一点儿底气不足了。
  所以赵璨没怎么犹豫就大笔一挥同意了。不过为了安抚其他人,还是强调科举考试仍旧以进士科为主,其他科目为辅助。
  ——实际上这是一句废话,对于现在的读书人来说,即便赵璨不这么说,他们也还是会这样想。
  千百年来进士科都拥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被打破的。所以目前来说,除非是那种偏科得特别厉害,就是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人,其他人只要还认为自己能够考得上进士,就不会考虑这些科目。
  不过他们当然也不会反对。毕竟考进士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有句俗话说“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进士考到五十岁都还算是年轻人,可见其艰难。而有其他的退路在,对士子们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而将来,随着学科逐渐细化,进士科迟早会被细分成好几种科目,到那个时候,这种情况自然而然就会被打破。所以不管是赵璨还是平安,都并不着急。
  不过目前,也只能先公布这个消息,并且让教育部和图书馆那边赶快出新的教材,让有志于考这些新学科的士子做到心里有数。刚刚过去的安平七年才进行过一场科举考试,而下一次要到安平十年才会举行。中间这段时间,也足够他们进行各方面的准备了。
  目前这些新学科的内容还不多,所以也不方便分得太细,只定下了理科和工科。顾名思义,理科就是跟自然道理相关的科目,可以理解为认知世界的部分。至于工科,自然涉及到发明创造。
  平安对此有些迫不及待。
  这两科的考试还没有开始,但是他们考出来之后的工作安排,平安却是早就已经想好了。
  他的蒸汽机和大炮到现在为之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但是却还远远不够。有这些生力军加入之后,想必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
  这也是人才供需关系紧张时不得已的做法。毕竟现在除了基础教育学校之外,根本没有别的地方教这些。士子们要做研究,除了自己花钱花时间去研究之外,就是购买报纸杂志,研读别人发表的文章。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这样能够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就十分稀少了。
  倒不是平安没看到这种窘况,不想弄出个理科学校和工科学校,实在是因为现在就算开了学校,也根本请不到老师。总不可能把学生招进来了,然后告诉他们:“我们现在没有老师,所以大家只能聚集在一起探讨研究,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所以也只能暂时作罢。
  所以按照平安和冯璋研究之后的结果,最好是再等几年,专业发展得更兴旺,涌现出更多的人才之后,再开办学校,将这些能人聘请过来当老师。
  所以目前教育部一直在跟进各地的杂志,考察那些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人的水平,或许过几年,他们就会成为新学校的中坚力量。
  不过事实证明,实际上有些东西,即便没有理论指导,也不会影响人们去创造和制作他们。
  比如蒸汽机。
  历史上最初发明蒸汽机的人,一定没有对物理学的深入研究,可能只是凭着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某些物理现象,然后就开始了深入的研究,最终成功。
  实际上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蒸汽机本身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但是始终没有引起多少重视。因为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发现使用它的方式。
  连用法都没搞明白,就更不必说其中蕴含的道理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