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易北低头,从手边的盒子里拿出卷轴出来,摊开在桌上。
  前朝古画,前几天谢老爷好不容易得了,亲自送了来,你不看看么?
  这些事情,急不来,青楼消息最灵通,赌坊最适合洗钱,都是要一步一步开起来的,只是不是现在。
  他在圣上面前约定两年为期,若是真的一步一步按部就班把所有经济上的大权独揽,再来和盐权伸手,一来世家警觉,二来他的时间也不够。
  曹仝哼了一声,别过脸去。
  这种事情你找袁麓,我可看不懂。
  是的,虽然说长了一张书生脸,但曹仝骨子里还是江湖中人,看到字就浑身骨头疼,更别说什么赏花吟诗,附庸风雅。
  他一概都做不来。
  袁麓猜出我的用意了吧。
  易北看看一脸大写的不服的曹仝,再想想最近袁麓如此沉得住气的淡定,再想一想上次出行曹仝似乎是和袁麓同车,顿时有些了然。
  曹仝厉害在于他很拎得清自己的角色,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最是重义,也最是绝情,但和袁麓这种心肠九曲十八弯的人相比,脑子就有点不够用了,说不好早就被袁麓套出话来还不自知。
  上次出门,你和袁麓说了些什么?
  曹仝啊了一声,颇觉不自然的挠挠头。
  也没什么,就是他跟我解释了一下为什么你会找他闲聊内院换管事,其他的真没说什么。
  易北眯起眼睛,狐疑的看向曹仝。
  后者恼羞成怒,差点没拎起茶盏对易北脸上扔过去。
  小爷我是这么不靠谱的人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和人透露消息,我绝对一个字都没提王爷你!
  易北想了想,觉得还是不放心。
  你那天到底和袁麓说过什么话?
  曹仝被逼无奈,很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言行,然后变了脸色。
  不可能吧。
  易北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
  你是不是和他提过,我去明堂寺是为了看看那里的盐户?
  曹仝的心思很好猜,直来直去,自己说是要抢盐权,他就想不到自己会先开钱庄,明堂寺周围就是盐田,曹仝会想差很正常。
  但这种无意间说出来的话,被袁麓这种人精听到,那意义就不同了。
  曹仝无语的点点头,然后试探性的问易北。
  我就提过这一句,他不会真的猜出来了吧。
  于是易北笑得十分轻松。
  那是自然,我就说他最近怎么这么沉得住气,这样也好。
  多智而近妖,这种人总是会惹人猜疑,怕自己掌控不了,袁麓要真的在不知道答案的前提下还能如此沉稳,那他还真有点担心,但现在看来,是曹仝说漏嘴的话,还是要好很多的。
  曹仝很是努力的再次把自己自来王府以后所交往的所有人的对话都想了一遍,确定真的没有提过一个盐字,这才稍稍放心。
  你和袁麓说说倒也无妨,只要不是和别人说就行了。
  曹仝顿时觉得十分挫败。
  他明明已经很小心了,结果还是被袁麓套了话去。
  像袁麓这样的人,万里挑一,我在京中都从未遇到过,所以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下次小心就行。
  易北很是同情的看了曹仝一眼,安抚外加点醒。
  曹仝叹了口气。
  幸亏他在你这一边,我还想等你这儿结了,把他借去给我管管帮中事务,现在看来,我都有点不敢用他。
  易北笑笑。
  我是无所谓,若是袁麓有空又愿意,借你半年也无妨。
  曹仝摆摆手,表示此事再议。
  袁麓来得很快,还带着一大叠纸,密密麻麻,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易北很痛快点免了他的礼,让人搬来凳子,坐到曹仝身边。
  你猜到我的用意,那他的身份呢?
  易北抢在袁麓想递东西之前开口,指着曹仝,单刀直入,毫不犹豫。
  曹仝只觉得自己膝盖中了一箭,痛得不行。
  袁麓似乎颇为诧异的看了易北一眼,又扭头看了自己身边的一脸悲愤的曹仝一眼,沉吟片刻,又扭头看了曹仝一眼。
  漕帮帮主?
  曹仝想去撞墙。
  第130章 设计
  若说易北想动盐权是袁麓实打实猜出来的,那么曹仝的身份就是侥幸了。
  毕竟提示少得可怜,曹仝也没有露出任何自己有武功的苗头来。
  看看身边曹仝一脸你不说出个所以然来,今天就别想出这个门的表情,袁麓默默打了个冷颤。
  其实帮主身份有些难猜,下官也是随便试试,毕竟帮主气质实在是不像是官场上的人,也不像读书人,更不像寻常百姓,思来想去,也只有江湖中人能够对得上,再加上王爷想要动盐权,不会随意结交江湖人,就算是结交,也不会让江湖人随意出入书房,所以一定是和盐权有关的江湖人,世家把持盐业已经很多年了,势力根深蒂固,所有环节只有运输一条无法掌控,能够和盐运沾上边的,只有漕帮一个解释,以王爷眼光,总不能随便一个漕帮里的小喽啰都要亲自结交,如此想来,只有帮主一人了。
  当然,袁麓没有说出口的是,但凡和仕途沾点边的人,只要看到易北的王爷身份,就没有不想讨好巴结的,毕竟是皇权,随便一句话比自己努力一辈子说不好都管用,谢老爷再是地头蛇,也要顺着杆子和易北示好,而曹仝随随便便就是一句我为什么要猜王爷的心思,才让他最后确认曹仝的身份。
  不过这种大不敬的事情,自己果然还是不要说出来坑他比较好。
  本王找你来的目的也很明确了,时间不多,直说吧。
  解决完曹仝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易北总算是有时间来和袁麓切入正题。
  后者亮出手中一叠手稿,恭恭敬敬递上易北案头。
  还请王爷过目。
  袁麓只是知道陈管事被派去做别的事,易北也没特意告诉他陈管事到底被派去做什么了,但看看城中最近新开的几家店铺,一家香铺和一家钱庄,不难猜出陈管事到底在做什么。
  一个大老爷们总不能去调香,易北想要开香铺也没必要知会谢老爷,陈管事开的只有可能是钱庄,而且还是谢家老爷有插手的钱庄。
  基于此,易北想要做什么,基本上也能猜得出一点方向了。
  下官不才,思来想去,觉得光是发行盐票还不足够,毕竟如今盐户和世家关系紧密,若不是世家有卖身契的奴才来当盐户,便是盐户有女儿婆子在盐商家里当丫鬟,再不然便是打手护院很厉害,轻易让人不敢随意动弹,王爷若想要插手,只能先养一批只属于自己的盐户,再慢慢从小吞并,待得成了气候,也就好办了。
  曹仝大概是被猜出身份,很是不爽,想方设法要给袁麓添堵。
  你说的轻巧,那天去明堂寺你也看到了,那一片盐田,哪里还有空余的地方住人?
  袁麓笑出一口白牙,很是淳朴。
  王妃娘娘自嫁与王爷以来,至今无子,王妃娘娘诚心礼佛,想向菩萨求子,王爷看重王妃,不忍王妃在王府和明堂寺之间日日奔波劳苦,想在明堂寺近旁为娘娘修一座礼佛小院,为求子用,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易北敲敲桌子。
  圣上也是很看中子嗣的,如今太子也无所出,圣上很是心急,本王不能让圣上为子嗣之事如此忧心,此院当修。
  袁麓继续和易北推心置腹。
  王爷仁孝,自然不忍百姓流离失所,凡事在听佛院范围内的盐户,补偿三倍银钱,让其在城中购置产业,若还想煮盐,那块盐田也可租与他使用,头三年免租便是。
  易北点头,表示袁麓想得很是周到。
  王妃娘娘不欲铺张,小院也不需占地很大,下官算过,大概迁走十来户人家就好了。
  吞并要一步一步来,只要先吞的不全是谢家盐户,这个理由也说得过去。
  不过就是一点地罢了,谢老爷这一点还是舍得的。
  又要离明堂寺近,又不能离盐田太远,下官去明堂寺时曾去看过,也私底下和同僚打听过,盐户大多住得集中,通常同一家的盐户都挨在一起,明堂寺往西那块地,谢家有三户盐户和佟家的盐户是挨着的,佟家的盐户最少,生意主做丝绢,盐不过是搭着一点,若有谢老爷出面劝说,佟老爷应该会答应。
  袁麓从袖中掏出自己整理好的哪些盐户归哪家管的名单,外带居住方位,一一标明,递给易北。
  虽说是要使费些银钱,但毕竟王爷身份在这儿,最近银庄听说生意也不错,想来谢老爷不会起疑心。
  易北嗯了一声,示意袁麓继续说。
  若是要迁,最近便是好时候,再过一阵子就是雨季,阴雨连绵,谢家还能支撑煮盐,佟家是撑不起来的,左不过盐户需要歇上半年,佟老爷自己也会权衡。
  易北很是痛快表示自己最近听说城中杏花楼离最新来了一个歌姬唱曲儿十分好听,明天去杏花楼摆上一桌酒,请谢老爷吃饭听戏。
  袁麓便继续往下说。
  王妃娘娘身份贵重,听佛院里不可没有侍卫家丁,殿下不妨再招一批人进府,府中已有的人拨大半给娘娘带去听佛院里,一来有王妃在那儿,王爷煮盐不会引人注意,二来入冬盐场会空置许多,便是费些银钱煮盐,也不过是为了来年自己手中有盐可以流通。
  易北对于袁麓的布置周全表示了十分的满意。
  今年冬天不过是准备,那些盐户在城中安家之后,王爷不妨给他们找些粗使工做,价钱提高一些,让他们无暇去想晒盐之事,来年快入春时,王爷可派一脸生可靠之人装作盐商,来城中置宅收盐,届时若佟家的盐户不想来晒盐便罢,若盐户想要晒盐,王爷不妨以新盐商已收盐为由,将盐田占住,盐户有别的事可做,争盐田的动静便不会太大,若此时能给佟老爷一点别的好处,大概佟老爷也不会将此事太过张扬,如此,王爷在晒盐这一条上,便算是初步立稳了。
  易北想了想,觉得这条也很可行,江梨自己的香铺大概很快就能做起来,到时候随意分出来一点什么给佟家,也不是不行。
  单只这样,还不足够,此时新来盐商或许会被排挤,到时候就还请王爷出面,做出点什么来,逼得郡守不得不秉公办理,保护新来商人的利益,此人再趁机扩大势力,或是联姻,或是和小商户合作,这样,便稍稍有些实力能和谢家一争了。
  易北沉吟片刻,摇摇头。
  不够稳妥,谢家现在有个很厉害的谋士在,未必不会嗅到什么风声,总得想个法子,撇开他的视线才好。
  曹仝终于找到机会,迅速插嘴。
  左右我和那人有过节,你保证我不下大牢,把你那两个护卫借我一个,我保证帮你除掉他。
  易北继续摇头。
  杀他容易,但京中会警觉,毕竟是谢相派来监视谢老爷的,如今我一来,他就出事,很难不让人想到这和我有关,不管我是想栽赃谢老爷,还是想栽赃易贤,都做不到。
  自己在京中控制局面还好栽赃,如今天高皇帝远,谁知道京城里的人是怎么想的,果然快点把安乐郡的局势稳定了之后,还是给陈管事一个新的身份,让他回京比较好。
  到时候就有钱在京城里开青楼了啊。
  袁麓想了想,很快调整了自己之后的打算,帮着曹仝一起劝易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