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撸书斋>书库>都市生活>百年家书> 第80章

第80章

  贵女学校的圣诞礼物就是壕,光手表她就收到两根,按价值算这简直就跟行贿差不多了,可偏偏送的人都无所求,一副感觉这玩意就该送你的样子,让黎嘉骏深感被包养。
  又因为她灵魂里已经见惯了表,看到礼物时不那么明显的开心表情让大家都觉得黎三爷家里肯定富可敌国,可其实她只是在估量皮表带和钢带哪个比较耐用而已。
  原本小小一个箱子的行李,一晚上功夫多了两个大皮箱子,还是黎嘉骏请学校校工大早上帮忙买的,于是她的轻装上阵计划也失败了,连着她的自行车和三个箱子,上火车的时候简直就像搬家。
  六个小时过后,带着妻小来接站的大哥看到黎嘉骏堆在站台上的箱子简直要醉了。
  根据黎嘉骏一贯以来的尿性,全家都以为她肯定还是一个小皮箱搞定,于是只给她留了个后座和一个后车厢,现在看来一趟还运不完,光自行车都得单独运。
  “这是怎么的,上回回来也没那么多东西呀。”大嫂抱着儿子过来,笑着说。
  “全是圣诞节礼物,大家都知道我大概要过了年再回去了。”黎嘉骏回答,她看到小侄子就心虚,上前抓抓小手:“嘿……砖儿……呵呵……”
  小名砖儿,大名黎一专的小侄子现在已经五岁,他的基因融合技术非常高超,把老爹老娘的优点全占了,所以整体看就像大哥小时候……他刚被大嫂抱出车就扭起来,抓着黎嘉骏的手跳下地,一把抱住她大腿吭哧着叫:“姑!”
  黎嘉骏抬起腿来,金鸡独立似的甩了甩腿,小侄子抱紧着腿咯咯咯大笑,“高点儿,高点儿!”
  大嫂在一边含笑看着,大哥和司机一起对着黎嘉骏的满地行李发愁,过了一会儿,司机转头往办公室去了,估计是搬救兵,大哥先把一个大箱子放进了后备箱,将小箱子放在副驾驶座,他自己上了驾驶位:“走吧,上车。”
  此时黎嘉骏已经甩腿甩得满头大汗,砖儿这个孽畜分明是把她当秋千了,出于于某种诡异的愧疚心理,她总会努力满足这小兔崽子的所有要求。
  一砖什么的,等长大懂事儿了会不会怒极杀姑啊……以后起表字的时候,黎老爹如果发狠想将家仇继续到底,来个“砖生”——她这辈子都不指望侄儿给她好练了。
  她要是因为某个熊孩子的恶作剧被起名叫黎板砖,肯定会含恨二十年再弑亲的。
  “瞧你都累成这样了,别惯着他,快上车。”大嫂把砖儿抱下来,砖儿还不高兴,咕咕咕咕的喊,黎嘉骏乍获自由,恨不得捂上耳朵假装听不到小侄子的召唤,挤进了车里。
  大哥等了一会儿,等司机跑过来站在了剩下的箱子边朝他们点头,便放心的开车走了,对上后视镜黎嘉骏疑惑的眼神,他解释道:“他会等别的车子来接,我们先回去,家里人都等着。”
  “二哥也在?”
  “他还没回来。”
  “哦。”黎嘉骏有些失望。
  这些年,她终于成功说服家人将产业往大后方迁移,一家人对着大西南的地图笔画了半天,成功在某人别有用心的推动下将目的地定在了重庆。
  鉴于老爹已经没有这个开疆拓土的精力了,大哥拖家带口的刚上手上海的事务,二哥义不容辞的自动请缨,向马将军递了辞呈后,开始跨越中国进行家产转移和筑基事业。
  黎嘉骏倒是想帮忙,可琢磨来琢磨去也没她能插手的地方,二哥去了重庆一年以后,回来连重庆话都跟考过了专八似的,比黎嘉骏上辈子去读书四年都只能勉强听懂强多了。
  后来连余见初不知怎么的带着他们的家业加入了转移行列,黑白两道都默默的开始了行动,大家就更放心全权交给二哥了。
  ……完全就没人想过出国。
  回了家,见过了书房里的黎老爹,去佛堂看了大夫人,又和刚起床的章姨太唠嗑诶了两句,黎嘉骏就这么回来了。杭州到上海坐火车也就六个小时,她时常逢年过节的回来,大家早就已经习惯了。
  只不过这一次是为着奔丧,让所有人的心情都晦涩起来。
  黄先生查出病重后,就被送到了上海的医院治疗,几乎是听说他被送到医院没多久,转头就听到了他的死讯,这样的感觉很难言说,此时的追悼会极为简单,前来吊唁的人也不多,完全不像黄先生该有的待遇。
  可此时黎嘉骏见到沈亦云夫人时,她的表情虽然依然悲伤,却已经极为镇定。
  来的人大多没什么排场,从目前的情况看,校长是不会来了。
  黎嘉骏鞠了躬,走到沈亦云身边,拉拉她的手。
  沈亦云极为勉强的笑了笑,拍了拍她的手背:“我没事。”
  不知道说什么,黎嘉骏干脆不开口,沈亦云握着她的手没放,她也不好意思抽手离去,便顺势站在旁边。
  几个人过后,一个面熟的人竟然到了,他独自一人,表情伤感,黎嘉骏辨认了一下才确定,这真的就是何应钦,国防部长,曾与黄先生一道在华北支撑了两年的人。
  他可以说是黄郛在去世之前共事过的最有情谊的人了。在华北的两年,如果说普通老百姓只是看到日本人耀武扬威而感到屈辱的话,那被日本人直接冲进办公室拿着刀威胁的何应钦简直就是切身体会了。
  如果说黄郛是接盘侠,那何应钦身差不多是一个救火队员,长城抗战时总指挥有他,华北谈判配合黄郛的有他,这几年为防止日本的华北自治阴谋杵在中日之间的还是他,等到黄郛告病,在二十九军萧振瀛组织的政委会接盘之前,独自扛在那的,还是他。
  仔细一想,他对校长绝壁真爱。
  何部长走上前来,眼神随意的撇过黎嘉骏,低声对沈亦云道:“夫人节哀。”
  沈亦云点了点头,没说话。
  “……他,知道了,但诸事缠身,无暇前来。”
  “可是在西安‘安内’?”沈亦云讽刺道。
  何应钦没应声,又站了一会儿,转身走了。
  黎嘉骏听到西安两个字,整个人就跟触电似的一抖,西安事变四个字压在头上轰隆隆响,这个在历史书上被歌颂的字眼在这个时候特别让她不好,书上完全没有讲社会各界对此究竟是什么反应,就她现在看来,似乎和书上的并不会一样。
  在她印象中,西安事变的过程就是张杨兵谏、蒋被软禁,随后国共谈判,国共合作,全国欢庆,张随蒋回南京,被软禁一生。
  这些字眼扩写后不过半页纸还带了一幅图,其中还有一大半书写国共合作意义多么深远伟大,黎嘉骏不带脑子的看过考过后,完全就不会回头去看。
  可是现在,她简直不相信西安事变会发生。
  因为,自从张少帅败了又败仓惶出国,在34年年初号称留学回国,在杜月笙的帮助下用黎嘉骏曾经对章姨太用过的那种办法成功戒毒后,他曾经神清气爽的找“老兄”蒋校长要活儿干。
  彼时东北军极为尴尬,曾经他们退守华北尚有立足之地,但自从丢了热河,又在长城一线抗战不利,二十九军鸠占鹊巢驻守华北后,他们几乎在全国都没了立锥之地,到哪哪儿不欢迎,成了真正的丧家之犬,等到少帅回来,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校长手里要到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校长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佣兵一样的劳动力,他交给少帅的任务,就是号称当时最首要和最关键的任务:剿匪。
  这个任务,少帅完成的极为不利,事实上,红军主力早在之前校长的数次围剿中就已经被迫长征,留在苏区等着东北军的全是游击队性质的残部,几乎是校长慷慨划给少帅刷战功用的经验池,可谁知人就算是残部也是凶残的残,上来就给了东北军两个大耳瓜子,居然敢主动进攻,完全不鸟东北军的装备优势,更可怕的是,对方还打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名号,一边打脸一边哭叫:别打别打咱都是中国人!使得东北军在败仗和良心自责下士气大跌,自己都觉得里外不是人,一时间败绩连连,损失惨重,可不管多尴尬,一直到现在,少帅还是在剿匪。
  那么问题来了。
  少帅在剿匪,还被匪剿得心力交瘁,正与红军不共戴天之时,是怎么剿出个国共合作的局面来的?
  要黎嘉骏现在的心态来看,结合未来趋势,那分明就要吐槽一句:打不过就打不过呗,人家还没擒贼呢,你先把王给送上了,这坑得也太厉害了!
  而正因为少帅的不给力,衬托了之前校长指挥中央军数次围剿大获全胜逼得人家一退三千里的功绩更加伟大,这让时刻盼着“全国统一共赴国难”的百姓极为亢奋,说句不夸张的,现在的校长在全国的声望如日中天,所有人都坚信他将能领导国家统一打败外敌。
  如果校长臭名昭著,那兵谏也就算了。
  可人家现在是众望所归啊,兵谏个鬼啊!出娘胎时脑子缺氧了吧!
  黎嘉骏想不通,看到何应钦后被激活的澎湃心情几乎抑制不住,到了家里结合着死不瞑目的黄郛和曾经如此不得志的高志航,简直要气哭!
  她完全想不出有什么内情能让少帅如此反水!对!就是反水!那样的小子会为国为民?可别剃头挑子一头热热脸贴了人家冷屁股!
  白着脸去参加人追悼会,红着脸回来的人还真是少,晚上用了饭大哥大嫂带着砖儿遛弯儿回来,黎嘉骏还一个人趴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报纸,就被大哥点名了:“骏儿,黄先生那儿是出了什么事?”
  “啊?哦,没有,追悼会能咋地,还是法租界,没事儿。”黎嘉骏说着又翻了一页,见不是政治新闻了,就又翻回去。
  大哥沉默了一会儿,示意金禾拿杯茶,大马金刀的坐到旁边,问:“听说你不想去学校了?怎么回事。”
  黎嘉骏愣了一下,这事她早上起来只是随口和大嫂提了一下,当时只觉得西安事变都来了七七事变还会远吗,顿时没了回学校的心思,却没想大嫂还当真了:“我就随口一说……也不一定啦。”
  “听说你在学校颇受欢迎,应该不是受欺负。”
  “当然不是受欺负啦。”黎嘉骏有些无奈,“哥,我都二十了,以前不懂事儿你们把我送去关着,现在总不用了吧,我有自主行为权。”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权,但既然你二十了,差不多是该嫁人了。”大哥角度微妙的笑了笑,“老二说余家那位不错,若是没别的心思,也该多接触接触了。”
  黎嘉骏目瞪口呆:“哥,这话不像是该您说的呀,怎么说也该是娘……大嫂……爹……额……还有啊,为什么你们不逼二哥啊他都奔三了!”
  大哥表情空白了一下,随即哭笑不得:“若老二那算奔三,你岂不是也奔三。”
  “我不管,这事儿得排队,你催二哥去!”
  大哥皱眉:“他是男人,耗得起。”
  黎嘉骏正色:“大哥,这话我可不爱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且不说你的男女不平等观念吧,就算我耗不起,我就活该将就了?”
  “那行,你自己有数。”
  “……”大哥的回答利落到黎嘉骏连舌战的腹稿都没打好,一时之间刹不住车,她表情空白了一下。
  大哥嗤笑:“怎的,以为我要跟你争?”
  “……额。”
  “你们现在的这个年纪的姑娘总坚持这个坚持那个,多说多错,不说也错,干脆你自己折腾吧,又不是养不起。”大哥摸摸黎嘉骏的头,“倒是偏题了,今日是遇着什么事儿?”
  黎嘉骏匆忙收起那一瞬间的感动,深吸一口气,还是支吾着:“也没什么,就是听闻委员长去了西安。”
  大哥苦笑:“前儿让我打听二十九军在华北的近况,又喊我打听政委会的事儿,委员长剿匪你也要知道,少帅去了哪你还要知道,少帅回来了又问他去哪,得知他去剿匪了你还关心人家剿得怎么样……骏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等人三顾茅庐呢,如此索求天下大势,你倒是给哥分析一下有何心得?”
  “中日之间,必有一战。”黎嘉骏斩钉截铁。
  “这要你说?”大哥摇头,“实话与你说吧,就算日本不打,委员长也准备打过去的,这几年他秘密装备了不少德械师,花了大价钱,就预备着收复东北。”
  收复东北……
  这种从没发生过的战役听到耳朵里简直就是另一个次元的事情一样,黎嘉骏放空了表情,忽然道:“等等,说了秘密,你怎么知道。”
  大哥表情无奈:“骏儿,你说你是不是傻,咱家做什么的?都说了是德械,自然是靠买,自己造的还叫德械么?大部头自然国家去收,可扛不住国与国之间人家漫天要价,有些东西,还是要靠我们的特殊渠道的。”
  傻骏儿诺诺点头:“我我我保证一样保密!”心里想反正要憋也就几个月了……
  哎,□□的七七。
  大哥一副你往哪儿说去的样子,喝了口茶:“委员长去西安你愁什么?”
  这种挽尊的能力也是拔群,黎嘉骏只能把扯开的话题又拉回来:“我觉得少帅不定性,委员长贸贸然去西安,总不像好事儿。”
  大哥竟然深以为然的样子:“东北军打成那样,再继续下去,只有万劫不复的命,确实需要改变了,只是不知委员长还能怎么拉扯。”作为曾经的东北军,他现在的表情很是淡然,可也掩不住的疲惫:“现如今,要挽回尊严,只有抗日一途了。”
  黎嘉骏下意识地附和了一声,随后忽然脑子叮了一下,正愁着没抓住刚中脑中晃过的灯泡,就听大哥自语道:“只是不知,少帅要用什么办法,求委员长放他抗日了。”
  ……就是这样了!
  真相,只有一个!
  黎嘉骏双眼直视前方,冷冷地吐出两个字:“兵,谏!”
  作者有话要说:  双十二内情很复杂,我觉得没必要看百度百科的……
  只能说洗白不了校长,也黑不了少帅
  但是你们真的相信百度百科里面,一个屡战屡败没啥远见和本事的花花公子瘾君子会为了家国天下做出这样的事情吗?
  哎少帅阿弥陀佛
  整理一下我所了解到的资料吧:
  兵谏前:
  1、校长剿匪轰轰烈烈,一开始各地军阀坐山观虎斗,谁知校长剿匪技巧拔群,他故意指挥中央军慢吞吞的追在红军后面,红军在从南到北一个省一个省撤过去,如蝗虫过境,本地军阀全遭了秧,不得已求中央军快来支援,中央军到了地哪还赶得走,一瞬间校长名利双收,各地军阀纷纷自危。
  2、红军长征,少帅上赶着被打脸,东北军一打即溃,声望从负十降为负一百,几乎要全军自尽
  3、可剿匪还是胜利在即,校长春光满面,其他军阀一想到匪剿完了校长该削藩了,纷纷不好了,开始跳出来求先抗日。
  4、少帅也想抗日,被日本人打死总比被自己人打死好听,更何况还是残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