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我那是口误,你个小丫头别上纲上线。”
  “李民,我今天把话撩这了,你打了我这事可是千真万确的事情,主任也说了让你赔钱,我个姑娘家去那么远的地方人生地不熟,没点钱财防身那怎么行呢?您说呢?我马上就要去东北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赔我点,这事就这么算了,否则我跟你没完,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说完她慢慢地走到李民身边用仅有两个人听到的声音说:“我可是知道你管我爷爷要过鼻烟壶的,你家肯定也有不可告人的东西,你要是敢不给我就去告诉红卫兵你家有反动资本主义的东西,就算你藏得再好,我也能给你弄一两件进去,到时候可就说不清楚了。”
  “你……你……,你胡说……”李民立刻红了眼睛。
  “我是不是胡说搜一搜就知道了,要不我现在就去找红卫兵。”她说着就想往外走。
  “等等……,你,你想要多少?”李民知道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现在他万分后悔来这一趟,早知道赔点钱算了。
  “这就要看你的诚意了,看看你们一家六口值多少!”
  “你……”李民有些不敢相信,他居然被一个小丫头片子给坑了。
  “我劝你不要耍花招,反正我现在是一个人,光脚不怕穿鞋的,到时候我要做出什么鱼死网破的事情来,一赔六,我也不亏,再说我去了那么遥远的东北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回来,你就更不用担心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吧,相信你是个聪明人,哦,对了最好帮我多找点通用粮票。”说完再也不看他,扶着刘奶奶直接去了刘家。
  第二天李民果然送来了她需要的东西,粮票五十斤的一百张,全国通用的,还有一些本地布票,外加三千块钱。这次封口费果然大手笔,苏墨然笑盈盈地接受了,并且保证不该说的绝对不会多说一个字。
  接下来的时间她就开始采购去东北需要带的东西,空间里的物资不少呢,虽然有些东西不能用但有些东西改头换面之后还是可以用的,因此要买的东西并不是很多。
  ☆、第五章 出发去东北
  很快去东北的日子到了,苏墨然满满当当收拾了两大包东西外带一个小背包。去火车站的那天是刘奶奶的大儿子送她去的,刘奶奶在她包里塞里五个苹果还有二十个茶叶蛋,还给贴心地为她准备了一些饭团,给她路上吃。
  火车站里人山人海,就像宋丹丹小品里描述的那样,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到处都是像她一样下放到各个地方的知青和前来送别他们的家人。她没人送别,刘奶奶的儿子帮她将行李搬上火车后也走了,她只好一个人坐在自己床铺上,她的车票是下卧铺,位置不错。
  “苏墨然,我说在站台怎么没看见你,原来你早就上来了。”一个穿着军绿色外衣扎着麻花辫子的女孩走了过来。她叫林燕,是苏墨然的同班同学,和她下放到东北同一个县,只是不在同一个镇,路上能有个说说还的人也不错。
  “我又没人道别就直接上来了。”
  “别伤心了,新的生活即将开始。”林燕想到了她家的事情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恩,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一个车厢总共四张卧铺,林燕的床位是她上面那张,不一会儿他们对面两张铺的主人也来了,是两个男生,看年龄应该和她们差不多大。等收拾好了之后,四个人做了一下自我介绍,没想到他们四个人都是下放到东北的,而且还是一个县,估计是管下放的人将下放到一个地方的人票买在了一起。
  对面下铺的男生叫王石磊,个子很高有一米九左右,出生的时候算命先生说他命中缺土,他爹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名字。她很好奇,缺土为什么要加这么多石?难道石头和土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因为石头长在土里?据王石磊讲他也搞不清楚。上铺的男生叫徐常生,爸爸姓徐,妈妈姓常,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长得很白净斯斯文文的样子。
  从这里坐火车到东北要四天三夜,索性四个人一起说说笑笑,时间也没那么难熬。这个时代坐火车最难熬的就是吃饭,都是自己准备吃食,大部分都是准备一些干粮合著开水凑合凑合就吃了。其他三个人也是这样,带着馒头鸡蛋和水果。
  苏墨然要好一些,她准备了一些葱油饼,肉酱,辣辣萝卜条,水果干,还有大麦茶。她将自己炒制的大麦茶分给其他人,开水一冲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比白开水有味多了。又将肉酱和辣萝卜条拿出来给大家共享,让他们夹在馒头里,肉酱酱香浓密,萝卜酸辣爽口,这样的伙食也比得上在家了。
  有不少人闻到大麦茶的香气前来讨要,她也不吝啬,每人抓了一小把,遇见小朋友还会给点水果干或者糖果。
  沿途的风景似乎一成不变,经过了第一天的兴奋期,后面两天除了吃饭洗漱上厕所都是窝在床上聊天或者睡觉,这时候可没有扑克,不然倒是可以一起斗地主,当然前提是他们敢得话。
  一路上不断有人下车也有人上来。
  记得后来人说好,上山下乡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人类迁徙,后世最上山下乡的看法有褒有贬。有人认为上山下乡运动是*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加强工农联盟基础、教育青年、消灭城乡差别的一个重大尝试。有人认为这场运动是对人民的愚弄和变相迫害。比如j□j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到底这场运动是好是坏,她也说不上来,反正事物都有两面性,不管结果如何,这都是她无法改变的命运。
  火车经过三天的奔驰终于缓缓到站,这里将是她未来生产生活的地方,和自己前世生活的城市完全不同,步下火车,苏墨然对未来有了一丝期待。
  与其他三人告别,苏墨然提着自己的行李坐上了开往庙山镇的汽车。这趟车开往白羊镇途径庙山镇,怀水镇,车上大多数都是分配到这三个镇的知青,还有一些是本地居民,大家都大包小包地带了不少东西,车上显得特别拥挤,好在现在天气已经凉快了否则那气味肯定相当难闻。
  她在车上结识了同样去庙山镇张家屯的知青石刚,是个忠厚内敛的小伙子,身形健硕力气很大。因为家里有事回家探亲刚刚回来。石刚看她是同村知青对她很照顾,帮她提着大件行李,她打听了一下张家屯的基本情况,免得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到了庙山镇以后到张家屯还有一段路,步行要一个小时左右,如果遇见村里的牛车或者拖拉机就会快一点。到站后她帮石刚照看行李,石刚去找找有没有去村里的车子。非常幸运,村里拖拉机队有一辆拖拉机正好在镇上,石刚立即叫上她带着行李走过去。
  拖拉机带着村里人到镇上办事,要等所有人都到齐了才能回去,大多数村里人来镇上都是买东西,也有一些人来卖东西,现在这个时代是计划经济买卖基本上都在供销社和收购站。
  拖拉机师傅是个很和蔼的大叔,典型的东北大汉,热情爽朗,知道苏墨然是今天新到的知青立刻和她攀谈了起来。两人都是爽快人谈起来也投机,苏墨然初到异乡的陌生感慢慢消失……
  ☆、第六章 张家屯
  十点半左右,买卖东西办事的人基本上都到齐了,不大的拖拉机上满满当当挤了十个人还有很多东西,好在路程不算远,开起来二十分钟就到了,否则按照现在的路况,她的屁股非得颠成四瓣不可。
  九月到十月初这个时候东北好像正是农忙时,听石刚说,东北十月中旬就会下雪,下雪后大家都躲在家里猫冬会休息几个月,所以猫冬之前特别忙碌,农活很多,只要忙过这段时间就可以休息几个月大家还是很乐意的。
  知青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参与生产劳动建设祖国,跟农村本地人一起干活挣工分,一般村里会发口粮,在这样的年代也只是管饱而已。不过农村比城市要好一点,有山有水有田地,可以打些野味或者捉鱼来吃,可以在自家门前种些蔬菜或者养些鸡鸭,只要不超过数量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总得来说农村的生活条件还要比城市人民好一点,但也仅仅是吃的方面。其他方面就不行了,比如说交通,在这里交通基本靠走,交流基本靠吼。
  苏墨然不管是前世今生都没有干过农活,也不知道她能不能适应。石刚看出她的担忧,对她说,一般生产队对刚来的知青都很照顾,活也很轻松,慢慢习惯就好了。
  苏墨然还要到了这里她也没有忘记练功,而且这具身体似乎比前世更具天赋,连起来事半功倍。煅体养身诀改善了她的体质,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是娇娇弱弱的样子,内里绝壁是很强壮的,撂倒一个大汉肯定没问题,这样的体质干个农活应该不会太辛苦。
  到了村里之后,她先被领导村长家,之后由生产队长将她领导分给她的房子。知青住的地方都在一起,一排砖瓦房,都是大三间,门前用篱笆箍个院子,院子里种着些菜。三间房两间是卧室,一间是厨房兼餐厅,卧室两人一间,由于地方够大,所以每个卧室都用木板隔成了两小间,每个小间也有二十坪,这样既不浪费地方又能让每个人保有自己私人空间。条件还算不错,至少比睡大通铺强多了,这下她如果要进出空间也方便。
  跟她同屋的女知青叫孙晓美,北京人,今年二十岁,一年前来到这里。
  孙晓美帮着苏墨然将她的东西搬进房间。
  “听说这段时间有个女知青要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过我前两天就把这间屋子打扫好了,就等着你来呢,你好,我叫孙晓美,今年二十岁来自北京。”
  “你好,我叫苏墨然,十七岁来自苏州,感谢你将我的房间打扫的这么干净。”
  她从背包里掏出两个苹果和一大把糖果。
  “这些都是我从家里带过来的,晓美姐,你拿去吃吧。”
  “这怎么行,我们都是知青,是一起革命的同志,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怎么能要你东西。”孙晓美一见她手里的东西立马摆摆手,就是打扫了一下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
  “晓美姐,你就拿着吧,以后我们同住一屋而且我初来乍到很多事情还不熟悉还要指望你多关照呢,你就别跟我客气了。”苏墨然连忙将东西塞到她手里,这些东西并不值钱,苹果是刘奶奶准备的,糖果是从空间里拿的大白兔,包装纸换了一下,比现在的那些水果糖薄荷糖好吃。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你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孙晓美见推辞不过就收下了。
  “那以后就请晓美姐多关照了,对了,你以后叫我然然吧,或者小然吧,我家里人都这么叫我。”她观察了一下孙晓美,觉得这个人眼神清澈,笑容真诚,是个可以相交的人。她发现自从她练了锻体养身决后,五官变得异常敏感,轻易就能感觉出别人对自己的喜恶。
  “好的,然然,你先收拾一下,看看缺少什么东西,明天一起去镇上买。对了,我们这里吃饭都是一个院子一起搭伙,对面那间屋子住着一对夫妻,女的是我好姐妹叫柳妍雨,男的叫宋开明,宋开明这段时间回家探亲去了,所以现在就我们三个人一起搭伙。等下队长估计就会将你的口粮送过来了。”孙晓美想了想说。
  “好的,晓美姐,我跟你打听个人,你认不认识张怀逸。”苏墨然想着先打听一下张爷爷家在哪,等收拾停当了好去拜访。
  “张怀逸?知青里面好像没听过这个名字。”孙晓美想了一下好像没听过。
  “不是知青,应该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人。”
  “那这个就我就更不清楚了,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姓张,等一下你可以问问刘队长,她应该认识。”
  “好的,谢谢你。”
  孙晓美拿着墨然给的东西回屋去了,回屋后放下一半的又去了对面房间。今天柳妍雨来例假了下不了床,她得赶紧跟她的好姐妹说说,本来他们都担心会来个脾气差不好相处的人,现在看苏墨然的样子算是放下了心,否则住在一个屋里的人都处不好,生活在一起多憋屈。
  ☆、第七章 柳妍雨
  生产队长张建国来给墨然送口粮的时候她正好收拾好了,炕上铺上被子,衣服装进大木箱子里,洗漱用品和日常用品也摆了出来。
  “队长来了。” 墨然刚收拾完九听见门外孙晓美喊了一声。
  “恩,小柳怎么样了?好一点没有?”今天柳妍雨请假了没有上工,说是身体不舒服,这些小丫头也不容易背井离乡来到他们这,通常情况下只要不犯纪律能帮一把他们就帮一把。
  “喝了李大婶给的红糖水现在好多了,明天应该就可以上工了。”
  “那好,你跟她说一起多照顾照顾。”
  “我知道的,队长。”
  “你们那个新来的知青呢?收拾好了没有?”
  “队长,我收拾好了。”墨然听见他们说话立刻收拾了一下走出来。
  “那就好,要是有什么问题就直接说,到了我们这里就不用客气,这是队里分给你的口粮。”说着指了指放在脚边的口袋。
  “真是麻烦你还特意跑一趟。”
  “这哪里的话。”
  “队长,我想跟你打听个人,就是我爷爷的朋友张怀逸张爷爷,我想打听一下他家怎么走?”
  “你找张老师啊,他现在应该还在学校给娃子们上课呢,他家就在村西头,从你们知青点前面这条路一直往西走,倒数第四家就是了,不要他家现在应该没人在家,你要去的话最好等晚点儿。你就是张老师说的那个老朋友家的孙女吧,他早就听说你要来但是具体什么时间不知道,没想到已经来了。”张建国对于张怀逸可是相当熟悉,他是村里的小学老师,虽然也是本村人但是年轻的时候就出去了听说以前是大学里的教授,最近几年外面闹得厉害才躲了回来。
  “张队长,谢谢你,我会等晚些时候再去的。”
  送走了张队长墨然进屋去准备礼物,第一次上门总不好空手,带点什么好呢。从空间里摘了六个苹果,拆了一盒饼干,几包酒鬼花生,分别用干净的油纸包好,想了想又找了一瓶白酒,为了怕露馅把所有的标签都给撕了。这个时代物资奇缺,这些应该就差不多了,带得多了容易引起怀疑。
  准备好了去张家的礼品,突然想起对面屋子的柳妍雨。来大姨妈时候的感觉是相当痛苦的,特别是痛经严重的人,按理说结婚以后的人会有很大程度的好转,怎么这个柳妍雨还是疼得下不了床?
  在空间里拿出一个盐水瓶,当初知道要来东北她就托刘奶奶帮她找了几个,她空间里有很多热水袋不方便拿出来用,找几个盐水瓶掩人耳目也好呀。来大姨妈的时候灌上一个捂在肚子上,会感觉舒服很多。又找了一包老红糖,用油纸包了一半。
  带着两样东西走到对门。
  “晓美姐,我能进来吗?”抬手敲了敲门问道。
  “进来吧。”
  推门进去,外间没人住,只有一张书桌两把椅子,桌子上放着两本j□j语录和一些红色书籍,炕上放着箱子和一些杂物。柳妍雨睡在里间,孙晓美坐在炕边陪她说话。
  “哎呀,苏墨然你居然有盐水瓶,真是太好了,这东西可不容易弄到。妍雨我这就去给你灌上,捂在肚子上面,你肯定就舒服了。
  ”孙晓美看见盐水瓶立刻激动了,她早就想去找个盐水瓶了,可惜一直没找到。
  “这怎么好意思。”柳妍雨没想到这新来的女孩这么大方。
  “没关系,你拿着用吧,我带了好几个呢,我怕这里冬天冷特意让邻居帮我多找了几个。”
  “对啊,这里冬天特别冷,虽然有烧炕但是晚上睡觉还是要捂冷被窝,如果有盐水瓶不怕了,至少能暖暖脚。”孙晓美显然是被冷怕了,心有戚戚地说。
  “我那还有三个呢,等会儿再给你一个吧。”
  “那怎么行,我说说罢了。”孙晓美一听墨然要给她盐水瓶立刻摇摇头。
  “没关系,反正我两个就够用了,你就拿一个吧,不然到时候我们一间屋子,我地被窝热呼呼缺让你睡冷被窝,那多不好意思,朋友之间不就是要相互帮助嘛。”
  “好,我交你这个朋友,盐水瓶我就拿着,这里冬天实在太冷我都怕了。”孙晓美拍了拍胸脯说。
  孙晓美拿着盐水瓶去装热水,墨然把手上的半包老红糖递给她让她顺便再冲一碗红糖水,双管齐下。乐得孙晓美直拍着墨然的肩膀说够意思,以后在这里由她照着,没人敢欺负墨然。
  柳妍雨今年二十一,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三年前下放到这里,据说她老公对她一见钟情苦追了两年才终于抱得美人归。柳妍雨是家中么女,上面有三个哥哥,家庭条件不错。父母也都是读过书的,算得上是书香门第,这从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是个没文化的谁会起这种富有诗意的名字,大概都会叫美丽,翠萍,桂花之类的吧。
  柳妍雨在家比较受宠,家里就她一个女孩,下放到这里家里比较担忧,时常会写信或者邮寄些东西。她和丈夫结婚的时候家里不同意,她硬是先斩后奏办理了结婚手续,气得家里断了半年得联系,最后还是父母狠不下心又恢复了通信。
  由于家里人时常也寄些东西,柳妍雨的生活质量比其他知青好上很多。其他知青哪家不是几个孩子,少的三四个,对的十来个都有,哪里能时时刻刻惦记着某一个儿女,能偶尔寄些东西就算不错了。
  至于她的丈夫宋开明,从她们俩的言语中可以听说,长相不错会疼人,不过孙晓美似乎不太喜欢他,言语中会有下意识地抵触。前两天家里来信说是父亲病了让他回家一趟,不知道什么原因夫妻俩并没有一起回去。
  墨然走的时候,柳妍雨包了一小包红枣和桂圆给她,说是感谢她送的盐水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